无标题文档
孟过房
发表时间:2019-06-26    来源:

  

  孟过房

 

  压不垮的秦岭汉子  

    在秦岭腹地宝鸡凤县一个叫安河寺的小村庄,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孟过房,被人称为“压不垮的秦岭汉子”。今年27日,省委书记胡和平到凤县调研,走访慰问孟过房家时,就高度评价了孟过房“人穷志不穷、脱贫靠自身”的自强自立精神。

不拖累弟弟 4位老人全由他照顾

  今年45岁的孟过房看起来像个小老头,黝黑的脸庞,个子不高,额头过早的爬上了皱纹。家里现在有4个老人,奶奶92岁,双目失明,前不久腿摔断后卧病在床;父亲75岁,智力残疾,体弱多病;母亲65岁,精神病患者;二叔62岁,聋哑人,瘫痪多年;两个女儿大的17岁,在宝鸡上技校;小的10岁,正上小学。

  2008年,正当他撸起袖子发展产业、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,妻子因癌症医治无效,离开了人世。本来家徒四壁的他更是雪上加霜,一面是身患残疾、年迈体弱的长辈,一面是尚未成年、嗷嗷待哺的孩子,孟过房觉得天都塌了。为了不拖累弟弟,孟过房和弟弟分了家,坚持4个老人全由他负担。分家后第3年,弟弟终于成家了,孟过房的心也放下了。他的叔父欧振茂说:“我虽然多年前给人上了门,一直在外务工,但赡养母亲本来是我当儿子应尽的义务,过房主动担了起来,我打心底敬重和佩服我这个侄儿”。不光如此,孟过房的二叔是聋哑人,村上镇上都建议把二叔送到福利中心由国家集中供养,但孟过房害怕奶奶担心,拒绝了这个提议。

  2013年,二叔不幸摔伤,凤县和宝鸡的多家医院都查不出病因,周围人劝他放弃治疗。孟过房却说:“放在家里等死这种事我做不出来,花再多的钱我心安!”最终,花了4万多元,二叔的命保住了,但人却瘫痪了。

  几年来,照顾叔父穿衣、洗漱、喂饭、按摩、烫脚、通便、晒太阳成了他的必修课,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。常言道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何况还不是子,孟过房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,凡是认识孟过房和听到他事迹的人,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灵的巨大震撼。

“只要肯干 日子会越来越好”

  在周围邻居的眼里,孟过房就像是一个铁人。他一个人种了十亩地,每天都是庄子里起的最早的,一年四季、天晴下雨从来没歇过。

  夏天他通常都是5时许起床,先去地里干两个小时活,7时许又赶回家伺候二叔、奶奶起床解手洗漱,接着就是洗菜做饭,饭做好了先给父母端一碗,之后又得给奶奶和二叔喂饭,等4个老人都吃过了,他匆匆刨两口饭再去地里干活。

  下雨下雪天,孟过房也闲不下来,他得给老人们缝缝补补洗洗涮涮。常年下来,孟过房身体也被累垮了,患上了胃病、神经衰弱等。有人问孟过房,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?孟过房说:“日子再苦再难,人总要向前看。有了党和政府的帮助,我的苦日子总会过去。”

  近几年,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,年均种植柴胡2亩、架豆2亩,花椒留存达到6亩,还在村上的扶贫产业基地经营了1亩多的板蓝根,加之各级政策性帮扶,生活渐渐有了起色。

  孟过房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,包抓他的县委组织部领导为他制定了发展规划,村上为他安排了公益岗位——保洁员,每月还有300元的收入。再加上移民搬迁,孟过房一家马上就能搬进新房了。

  多年来,处在这样的家庭中,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,他心中也有过苦痛,生活也充满累与忧。但作为男人,作为家庭的顶梁柱,他没有放弃过,他用乐观与豁达,勤劳与担当,勇敢地把这一份责任、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。他怀着一颗孝顺之心和一颗关爱之心,用自己自强自立践行着为人子、为人父的高贵品质,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伟大的亲情故事。

  孟过房孝亲敬老、自强自立的精神是闪光的,他说“只要自己肯干,还有党和政府做坚强后盾,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”,孟过房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
责任编辑:张 泽曦